解读《中国和力》|王澍:建筑教育是“重建一种当代中国的本土建筑学”
时间:2021-04-26 18:52 来源:南方艺术网 作者:admin 点击:次
4月24日,由网易新闻和毛铺联合打造的泛文化IP节目《毛铺和文化录·中国和力》| 王澍(下)全网开播,知名主持人杨澜担纲主持,对话当代著名建筑设计师王澍先生,两人畅聊当代建筑艺术的和而不同,引发网友热议。
在节目中,王澍分享了当代建筑讨论的核心并非是大家惯常聊到的“传统和现代的关系”,本质上是“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”。四合院是中国建筑中非常具备生态性的高级建筑,这个当属于中国建筑文化的闪光之处。王澍表示中国建筑师在当下最需要的是求知精神和思考能力,建筑师的批判性精神需要树立起来。在这个点上,建筑教育变得极为重要,王澍称,建筑教育实际上是在“重建一种当代中国的本土建筑学“。 “造房子就是造一个世界”,王澍认为建筑师要在这个过于专业化的时代,在建筑中体现对生活的理解和关怀。在某种程度上来讲,建筑师带有上帝般的权利,因此在建造过程中,王澍主张面对日常生活,去实质性的改善别人的生活。
(一) 本土化与国际化之和 将人文的思考代入到建筑当中,是王澍对现代建筑的一种思考方式。中国的建筑文化,像四合院这个系统,王澍的评价是“非常生态,非常高级,放到今天也是高级得不得了的生活”。 王澍认为四合院比房地产里的大板楼高级得多,之所以后者流行,是大众在文化认识上存在问题。在他看来,不是用钢筋混凝土就先进了,钢筋混凝土是为了解决一次战争后重建问题发明的一种廉价、快速,五十年就酥掉的材料,它一点都不高级。 “恰恰相反,我们动不动一栋老房子,故宫已经存在六百年了。” 他提醒到。
东西方建筑理念和认知差异巨大,作为第一个且唯一一个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中国人,王澍长期以来活跃在建筑第一线,在国际上也肩负着“科普中国建筑文化”的 责任,事实上王澍一直用“匠人”的方式来对待作品,在过往的职业生涯中王澍也与西方建筑师进行过观点的交锋,譬如与央视大楼设计师库哈斯的观点之争,王澍认为他设计的“大裤衩”建筑样式带来了文化上的混乱。 2012年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奖之时,曾说自己做出一个决定,要从城市转向乡村。王澍认为,中国建筑文化如果还想传承,唯一的希望就是在乡村。因此王澍一直在试图用匠人精神来还原中国建筑文化,传承中国建筑文化。在他看来,中国乡村建筑的建造标准是很高的,而且完全符合今天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体系标准。这就是中国建筑的文化,他表示要从这个角度重新认识中国。 王澍还坦言即便获奖之后,工作室没有扩张过,也没有将建筑设计当成一门真正的生意。 “我的工作室在我获奖的时候,大概不到十个人,到现在为止我的工作室仍然这么大,我没有说因为我获奖了,就把我的工作室变成一个两百人的公司,或者三百人的公司,那不是我追求的。” (二)叛逆与温润之和 “很多人把我的形象传得比较可怕,同学们听不懂什么叫后现代主义,老师说你们只要看一下王澍就可以了。”在八九十年代,王澍是前卫先锋的代表,将后现代主义体现得淋漓尽致,这导致王澍出现的形象十分叛逆,很多人因此也不敢和他接触。不过据王澍表达,在2000年后他已经开始变得温和,这其中王澍的太太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。 王澍的太太陆文宇也是知名建筑师,1997年,这对伉俪在杭州创办了“业余建筑工作室”。王澍认为这种从叛逆到温和的转变是太太把自己扭转过来的,太太“对日常生活的体会” 是对王澍有着特别大影响的事情,后来他至少分出一大半精力,开始观察日常之美。
王澍曾经有七八年的时间什么也没有做,就是在想通一些问题。生活在这个时代,王澍认为中国人近一百年来在认知方面会有些偏激,人们应当思考未来到底如何能将中国文化回到原本平和的状态。作为建筑师,他认为在建筑中有不少值得思考的人文角度,比如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生活,如何寻回原有生活的价值感,怎么体现文化传承。 事实上,他认为他所做的如中国美院象山校园这样的中国建筑设计,有一套自己的语言体系,其中有中国文化背景的新功能和空间类型,算是一个微型城市的规模,可以称为一场实验。“其实现在中国的建筑师基本上做的都不是中国建筑,是西洋建筑。不管装不装中式大屋顶都是西洋建筑,根本不是中国建筑。”王澍试图通过自己的方式,为江浙城市提供一个不同版本的模式。 (三)不同时代的建筑师观念碰撞之和 王澍曾经写过一篇名为《破碎背后的逻辑,中国当代建筑学的危机》的论文,他列举了中国建筑学学习中的弊端。事实上这是一个欲望在不断膨胀的时代,在这个时代做建筑师,一定要能够明白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承是什么,同时要慎重对待自己的权利,要很有温情。真正面对日常生活的建筑师,可以做到用特别简单的方法,实质性改善别人的生活。
在中国建筑历史学习中,真正核心的课程是设计课,里面也没有中国建筑学的系统教育,鲜少有人知道当代中国建筑学是什么。其实王澍认为用中国的皮,里子里却是西洋货,是中国现代化建筑的典型状态。这方面就需要对整个建筑学,包括建筑教育,做出一个深刻的改革:立足在自然、生态、可持续发展,从这个角度,重新理解中国自己原来的建筑系统。这套系统可以面向未来,也对得起传统,是属于本土的一种学习。 王澍的建筑里最有名的就是墙,用各种不同的砖头砌的瓦爿墙体,这个墙体就是典型的,但是在现场是由工匠来掌握的。王澍认为在创作里还是要展现对生活的理解和关怀,他表示造房子,就是在造一个世界。 “建筑是一个面对整个社会的工作,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建筑教育会让更多人体会到这样一种观念和实践的精神。”王澍如此谈到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《毛铺和文化录·中国和力》是网易新闻与毛铺共同打造的高端泛文化类访谈节目,由知名主持人杨澜主持,对话文化、财经、科技、健康、教育等领域12位行业翘楚,一起探寻中国“和”文化思想。 网易传媒隶属于网易集团,旗下涵盖行业领先的新闻门户业务以及移动资讯平台业务,集中运营网易门户、网易新闻客户端、网易公开课等核心内容产品,是“内容消费升级的引领者”。 本次节目联合出品方毛铺,正是“和而不同”的代表:毛铺酒融浓、清、酱三香地标原酒,含多种活性成分,一口喝三香,更有草本浆;毛铺酒兼容并蓄、品味独具,蕴含着包容向上、守正创新的文化价值。 东西方建筑的发展与融合中,中国本土建筑学的传承尤为重要,在现代化里如何能对得起传统,又能面向未来,是建筑和建筑教育未来必将解决的难题。这与秉承和而不同理念为品牌导向的毛铺酒一样,将和文化融入白酒的选料、酿造、制酒之中,以健康生态打造匠心好酒,跨地域融合“浓、清、酱”三种地标原酒只为汲取中国白酒精华,研发两项核心专利添加苦荞麦、葛根、枸杞、山楂等五味草本活性成分为身体减负,将三种香型、草本成分经黄金比例调和开创 “一口喝三香 更有草本浆”品质好酒。 和而不同,匠心毛铺。以和,见自我,见时代,见世界。 |